There is no item in your cart
Startup Alliance Limited及旗下品牌Yo! Mall 開檔 於2021年更榮獲香港創業品牌大獎 - 香港最佳電商網店平台創業品牌。
BUD專項基金(BUD Fund)資助香港企業拓展中國內地及自貿協定經濟體(包括東盟十國、 澳門、澳洲、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市場,涵蓋發展品牌(Branding)、升轉轉型(Upgrading)及拓展內銷(Domestic Sales)三大範疇的項目。BUD細分為內地計劃及自貿協定/投資協定計劃。
BUD是眾多政府基金中資助額最大的一個,累計資助達$600萬,推出至今已批出近15億資助,同時亦是申請較為困難的一個。根據 政府審計署報告,整體申請成功率不足40%。BUD申請行政程序繁複,陷阱亦非常多,以致部份企業申請數次亦未能成功。
於2021及2022年,政府推出加項優化措施,包括擴大支助地域至歐洲市場。
政府最多資助項目總核准開支的50%,而企業須以現金形式承擔不少於該項目總核准開支的50%,在基金的申請期內,每家企業最多可共獲資助60個核准項目及上限600萬元。
• 合理分配項目預算
• 每個項⽬資助上限為100萬港元
• 項⽬⾸期可撥款75%
• 每個資助項目需不多於24個月內完成
• 不同項目設有不同的百份比
所有在香港有商業登記,並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的非上市企業,均符合資格申請資助。 即使申請企業在中國大陸或自貿地區沒有業務,都可以申請BUD專項基金。
• 香港商業登記
• 非上市公司
• 在香港有實質業務
• 聘請員工記錄、商業交易、繳稅記錄或審計報告等
任何有助個別香港企業透過發展品牌 (Branding)、升級轉型 (Upgrading)及/或拓展中國內地 (Domestic sales)及自貿協定(包括東盟)市場的項目均可申請資助。
• 新設業務單位的相關開支
• 額外增聘員工的開支
• 投放與項目相關的廣告
• 電子商貿平台/網頁
• 購買機器、設備及模具/製作宣傳品
BUD專項基金旗下分為2個計劃:
i. 內地計劃 (Mainland Program)
ii. 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計劃 (FTA & IPPA Program)
每個計劃可分為i類及ii類申請:
i類申請:為進入目標市場做準備,委聘顧問作一詳細的市場分析報告
ii類申請:於目標市場執行的營銷及市場推廣等活動,以拓展當地銷售
內地計劃市場:中國內地
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計劃市場:
東盟十國(即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澳洲、智利、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即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格魯吉亞、澳門、新西蘭、日本、韓國、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經濟聯盟、 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 意大利、墨西哥、荷蘭、瑞典和英國共34個經濟體。
可選擇需要或不需要首期撥款。如需要首期撥款,政府會於成功批核後批出資助額的75%予申請企業執行項目。如資助額是$100萬,政府會先批出$75萬,待企業完成項目後再領取餘下的25%($25萬)。
想了解更多有關政府資助計劃,可立即聯絡我們作 免費咨詢
所有於項目內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均須遵守政府訂立的採購程序,即按照相應金額去索取足夠報價。
• <$2,000:1份報價
• $2,000 – $5萬:2份報價
• $5萬以上 – $30萬:3份報價
• $30萬以上 – $140萬:5份報價
• $140萬以上:公開招標
如項目涉及招聘員工,需刊登招聘廣告(如JobsDB等平台),並進行遴選,為各應徵者評分,錄取最高分的一位並與其簽訂僱員合約。所有出糧紀錄及MPF紀錄必須妥善保存。
原則上,沒有限制公司開立的時間,「新公司」亦可以申請,只要有實質業務營運。而公司不一定要有「利潤」,只要有「收入」。
無論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均可申請BUD專項基金。除上市公司以外,所有香港註冊的公司都合乎資格,甚至是上司公司旗下的非上市子公司。 兩者需要提交的公司資料文件略有不同。有限公司主要提交BR、CI、NAR1、MPF紀錄及審計報告;而無限公司主要是Form 1a、BR及報稅紀錄。
如果您同時擁有數間公司,原則上這些公司可以同步提交BUD申請。然而,您名下的公司會分享同一個累計資助額,即內地計劃及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計劃上限共600萬,而非每間公司各自有600萬資助額。
BUD專項基金資助企業拓展內地或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地區的業務。企業的貨品或服務必須於目標市場銷售或提供。因此,拓展香港業務是不獲資助的。 企業可以在香港進行某些措施,例如聘請員工及建立網站,以協助拓展目標市場業務。
坊間很多一知半解的顧問都聲稱申請BUD專項基金需要提交一份詳盡計劃書,事實是完全不需要的。會有這個誤解是因為BUD成立之初的確需要填寫達數十頁的計劃書,但這個安排已免除多年。 企業現時只需要填寫申請表及提交相關文件即可。當然,填寫申請表時仍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項,我們樂意為您提供支援。
不一定。企業於申請時沒有內地或自貿協及投資協定地區的公司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要企業有意於這些市場發展。企業可於申請中包括「新開設業務單位」的開支,如公司開立中介費及租金等。如果企業的申請項目完全不需要一間當地公司協助執行,更完成無需設立公司。
所有BUD專項基金項目下的採購必須符合相關政府要求,包括根據採購金額取得足夠的報價單(可於全球採購),並以「價低者得」的原則去選擇供應商。所有的報價單、收據、銀行過數紀錄等必須保留,並於提交最終報告時一併交予政府審閱。如向內地供應商採購,則必須有「增值稅發票」。任何一張單據遺漏都會導致款項未能報銷,損失重大。
一般企業申請BUD專項基金最容易忽略的一項。政府要求企業於申請時必須符合於目標市場營運 / 售賣產品 / 提供服務 / 進口貨物的相關法規及取得相關證明。以內地為例,部份產品必須有海關備案、取得GB(中國強制性國家標準) / 3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認證,方可合法售賣。 如果企業未取得這些認證,可於申請書中包括相關認證的費用。但必須取得相關認證後,才可以開展業務。
項目成功獲批,只代表企業「有資格」去取得某個上限的資助,而實際能取得多少資助,要看企業提交的最終報告是否所有開支都認受。一般而言,很少企業能取得批核的100%資助額。即使你先領取75%的首期撥款,如最終未能完成部份項目,有機會要將部份款項退還政府。
BUD專項基金執行期最長為24個月。換句話說,如果你的項目中有增聘員工,最多可報銷24個月薪金。但是,所有超過18個月的項目均需於項目中期(即第12個月時)提交中期報告,及於完成項目後提交最終報告,總共2份。
BUD的項目報告行政程序繁複,必要提交審計報告,如企業沒有足夠人力資源,建議項目執行期最長為18個月。所有18個月或以下的項目只需於項目完成後提交1份最終報告,企業有更充足時間去處理相關文件。